欢迎访问铁农网!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2316

商务电话:024-74294469

Email:12316@tdchangyou.com

地址:铁岭市凡河新区金沙江路30号 政协办公楼220

微信公众号

(TL12316)

食品安全的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铁岭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10-28

当前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

  • 从“保安全”到“提品质”的消费升级:

  •  公众需求已从“吃得饱”、“吃得安全”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对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 。
  • 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化监管”的模式转型:

     依赖大规模专项整治的传统模式成本高、可持续性差,亟需构建一个长效、高效、精准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 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共治”的格局演变:

     如何有效压实数以亿计的小农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第一责任,是当前监管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25 年 3 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明确要求 “加快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协作和执法合作机制”,并将承诺达标合格证作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核心衔接工具。


    一、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核心内涵

    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是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确立的一项创新性核心制度。

    它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在销售农产品时,应当:

    •自行开具:根据对自身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检测结果等情况,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


    •作出承诺:明确承诺不使用禁用的农药、兽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且使用的常规农药、兽药残留等不超标。


    •随货同行: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或附加标识,使合格证成为农产品的“身份证”和“承诺书”

     二、为何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最为关键

    1.实现了监管对象的全覆盖,精准破解“小农户”监管难题:中国农业的基本面是“大国小农”,2亿多农户的生产分散化、规模小,一直是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合格证制度成功地将农户纳入法律调整范围,通过“鼓励和支持农户销售农产品时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的条款,实现了监管对象的全覆盖。它通过一种相对低成本、可操作的方式,将质量安全责任直接有效地传递并落实到最小的生产单元,是破解小农户监管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方案”。


    2.串联起“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是全程监管的关键桥梁:合格证是农产品走出产地、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新法规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建立健全合格证查验制度,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包括查验合格证。这使得合格证成为连接农业农村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职责的关键纽带,有效地将生产端的“产地准出”和销售端的“市场准入”机制衔接起来,形成了监管闭环,避免了责任落空。


    3.压实了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是构建社会共治的基石:合格证制度的核心是强化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它要求生产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承诺,这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一种信用背书。它将生产者从被动的“被监管对象”,转变为主动的“质量安全责任人”,极大地激发了其内在动力。同时,合格证上的信息也赋予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倒逼生产者重视质量,从而构建起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新格局。


    4.为实施精准监管和智慧追溯提供了数据基础:鼓励合格证电子化、信息化是未来的方向。电子合格证可以汇集生产主体、产品来源、检测结果、流向等信息,形成宝贵的数据资源。监管部门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风险研判,实现“信用+风险”的差异化精准监管(例如对风险等级高的主体增加检查频次)。同时,这些数据也是实现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的基础,通过扫码即可查询产品的一生,极大地提升了监管的效率和透明度。


    image.png


    在2025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各项政策制度都不可或缺。但若要寻找一个能够纲举目张、带动全局的战略支点,全面深化以“数字赋能”和“压实主体责任”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无疑是当前最关键、最有价值的选择。它既是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的技术保障,也是重塑监管模式、激活市场力量、提升产业价值的根本途径。抓好追溯体系这个“牛鼻子”,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构筑起一道更加坚实、智能和可靠的防线。
    在当前阶段,最需要优先落实的制度是全面推广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该制度具有法律强制性、操作简便性、监管有效性等优势,已在多地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应结合区块链溯源技术、产地环境治理和基层能力建设,形成源头治理与全链条监管协同推进的完整体系。只有源头治理与全链条监管并重,才能真正实现"四个最严"要求,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